《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可穿戴:从酷炫到医疗还有多远

可穿戴市场在2015年正在迅猛地发展。

然而,头脑里最先跳出来的“智能手表=手表+计步器”真的是这个行业的最佳缩影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未来可穿戴设备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将远远不限于此。

在商业嗅觉灵敏的企业眼中,搭建通向远方的桥梁正是新的商机所在,已有医疗设备的厂商在试图改变。英国IDC中国董事总经理戴一非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果可穿戴的消费品是为了让生活更简单,那么医疗设备还要在更简单的基础上保留其功能性。”


cliping of the first economy


寻找黏度最高的用户

互联网公司一直在探索把多媒体、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整合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设备。在可穿戴设备上,走得最远的无疑是他们。

2015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也出现了更多的可穿戴产品,运动健康的功能更是成为了标配。随着厂商的更新,功能也已经不再局限于“计步”,肺活量、血压、心率、心速包括睡眠记录、卡路里都可以尽在掌控之中。

这类企业的服务对象往往是体能健康的正常人,所提供的健康服务仍与与医疗级别还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这也已经满足了一些用户的基本需求。

“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平时带上手环看看自己一天的运动量有多大而已。”梁先生告诉记者,他通常以此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看看是否有完成目标。不过他也坦言,并非每一次跑步都会刻意想到要戴手环。

或许企业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究竟谁会有动力长期不懈地坚持使用可穿戴设备,是普通人还是那些在特定时段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格外关注的人,比如孕妇和长期慢性病的患者?

根据iMedia Research数据,2012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2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

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学习工作的谢兴元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上海,很多康复中心已经开始运用一些智能设备,比如利用交互技术训练患者的反应和握力。不过,更多时候,这些治疗设备离可穿戴还太遥远。”

据机构预测,用于远程病人监控和在线专业医疗的应用,将在2017年占到整体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20%。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20%。

上海证券医疗行业分析师赵冰则告诉记者:“可穿戴医疗设备对于病情的检测很有帮助,但没有对医疗行业产生变化和影响,未来会广泛应用。”

医疗派破冰

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医疗派走在了前面,他们以专业化方案提供血压、心率等医疗体征的检测与处理,甚至已经出现厂商对细分病症的人群进行关注。

戴一非告诉记者,和她们公司合作的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公司就在做这样一件事。

记者从一家医院的康复科室了解到,传统的康复方法为采用绑带和支架类的矫形器固定病人的足部,再辅以相应强度的训练。

“除了规定动作需要有专人在一旁指导,这样的固定也可以在家进行,方便病人练习,只不过角度需要通过人为调整,对病人的家属会带来一定麻烦。”一位护士这样告诉记者。

戴一非提到的公司产品在第二代研发时还是定位于给医院使用,产品是由步态分析采集器、主机、绑带、电极线、导电粘胶皮肤电极、足底传感器、神经肌肉定位仪,CD(装有上位机软件)组成。在医生的指导帮助下,将刺激神经的电极片固定在可变形的绑带上穿戴于病患腿部,通过传感器将步态信息输送给主机进行智能计算,以此来控制电流刺激的强度和频率。

既然是给患者而非正常人使用,为什么不能再方便一点?本着这样的设计初衷,公司再次进行了改良,取消了定位器和足下的一组传感片,无需借助医生,可以由患者自己单手穿戴,并进行一键式的操作和使用,第三代产品在重量上从原来的200g降到了90g,而且这款设备可以在2.5小时左右充满电,实现连续工作10小时,成为了方便个人使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

“我们与深圳讯丰通合作的足下垂治疗仪。通过智能算法对应病人的步态分析进行功能性的电刺激帮助行走,并不断收集病患的相关数据,关注病人的康复情况变化。数据还可以通过USB上传到电脑上形成个人电子病历,再拿到医院去用相应开发的软件进行分析测量。” 戴一非说。

作为当下新兴移动医疗的体验终端,可穿戴医疗设备除了具备平时看到的酷炫产品收集体征数据的常规特点,也有实际治疗的功能。这是此前许多标榜“健康管理”的可穿戴设备所不具备的。而与一般的便携式医疗设备相比,它也为未来的远程问诊打下了收集数据、形成电子病历的基础。

现实难题

“有这样的设备是很先进,但是对同一病症,每家医院都会有不同的量表来测量,像足下垂有一些公认的指标比如踝关节活动角度、肌力,更多的体征可能要根据各家的医院标准来确定,也要看收集到的数据院方是否认可。”谢兴元说。

这正反映出智能医疗设备的推广并不容易。除了企业有意愿投入研发进行生产,可穿戴医疗设备还面临着制造、销售等一系列难题。

设计的问题厂家可以解决。产品的设计时就要考虑人体工学,同时也要考虑外观。“比如我们的产品针对腿部的患处,通过让设备的外形与腿骨贴合就可以找到需要刺激的神经,为了减轻重量,我们也去寻找了新的材料,不影响正常穿衣的美观。”戴一非说。

销售则没那么简单。通常可穿戴医疗产品会更有针对性,最早都是从相关的医学论坛开始推荐,主要走医院渠道。不过,这不意味着零售渠道上接触不到这款定价在5000元左右的产品。记者在淘宝几家药房的官方旗舰店和京东商城上都有搜索到这款产品,然而购者寥寥。

“对于医疗设备,医保体系、商保体系以及包括除了医院、药店之外的销售渠道的开拓都对产品的销售产生重要影响,在国外助行仪已纳入医保体系,但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健全的渠道,如果产品能纳入医保,有更多病患的使用才能促进真正的大数据收集。未来会实现互联网、远程医疗和终端使用相结合的情况,转向大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戴一非眼里,真正发挥可穿戴医疗设备作用所需要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投资、政策、医院和病患的配合以及充分收集数据的时间。 在赵冰看来,移动医疗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的改变仍存争议,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目前就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增长期”。

根据《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投资金额的前四大领域为基因检测、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应用,这其中发生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投融资行为最多。

IDC UK
+44 (0)1753 547 610
Industrial Design Consultancy The Portland Business Centre Manor House LaneDatchet, BerkshireSL3 9EG, United Kingdom
IDC CN
+86 (0)21 3331 5511
英国IDC产品化机构上海市黄浦区局门路457号"8号桥"四期204单元邮编:200023中国上海

设计资讯订阅

606 end-->